補完課走出教室時,已是華燈初放。校門口站滿了接孩子的家長,一雙雙急切的眼睛在四處尋找。我背著書包,邁著灌滿了鉛似的腿往家里走,一對母女的對話傳入我的耳朵:“寶寶,你看媽媽多辛苦!”“您辛苦什么呀?”我過頭去,一個十三四歲的小女孩睜大一雙眼睛,疑惑地望著媽媽。“你看媽媽白天要上班,晚上又要陪你上課,還不辛苦?”“那是你愿意的!”小女孩滿不在乎。我無奈地笑了笑,摸了摸饑腸轆轆的肚子,加快了步伐。
走進家門,迎面是媽媽關切的詢問:“餓了吧!去洗洗臉,我去給你拿飯!”我沒吭聲,換了鞋一臉疲倦地走進了自己的房間,“嘭!”一聲關上了門。我把頭深深地埋在被子里,困倦一下子襲卷而來,又餓又累,我覺得自己好無助!媽媽在外面敲門了,我懶洋洋地打開門,徑直走到桌子旁便埋頭吃飯,誰也不愿理。媽媽坐在對面,慈祥地看著我狼吞虎咽的樣子。我在心里為自己叫屈,白天上課,晚上還要上課,自己真的好辛苦!辛苦?咦,似曾相識。我的腦子一激靈,剛才大街上那對母女的對話又仿佛在我耳邊響起。我愕然了,抬頭望了望坐在對面的母親,一股難以名狀的感情涌上心頭。我放下碗筷,媽媽關切地問:“還要么?”“想不! 我……是想說不早了,您去睡吧! 碗我自己洗。”“那怎么行,你上課這么辛苦,吃過了休息一會兒也早點睡,別熬太晚。”我低下頭,使勁往嘴里扒飯,可眼淚卻在眼眶中打……
是的,父母給了我們許多,而作為子女的我們,回報給了他們多少呢?我們總是埋怨父母不理解我們,可我們什么時候理解過父母呢?父母給了我們生命,這已是一筆難以估量的財富,我們還有什么資格去要求他們為我們做這許多?我太幼稚,太無知了,從小到大,父母給了我這么多愛,我卻習以為常。也許,正是因為我擁有了太多,才不懂得去珍惜,去感謝!其實有時候,一個擁有太多的人往往是一個一無所有的人,他心中沒有充滿渴盼、希冀,滋潤心田的美妙,只是一味地沉溺于眼前的享樂。父親母親,多么親切而又熟悉的字眼。可我們之中又有幾個能真正讀懂他。我們生日的時候,會收到父母、同學、朋友的祝福,可又有幾個能記得住父母的生日?我們生活學習中遇到了不如意,可以向父母訴說,可誰去傾聽他們的述說?
愛,是彼此的。父母給了我們太多,而我們給他們的卻少之又少。正是因為我們付出的太少,所以我們常常不懂得去珍惜,只是任其流逝。人們都說:“母愛是世界上最無私的愛。”那是因為我們太自私,將母親的愛都占為己有,而我們卻意識不到,只是一味地去擁有,去享受。捫心自問,我們之中有幾個,想到過在父母的生日,在父親節、在母親節時,為他們獻上一份禮物?或者是一句親切的問候?一句發自心底的祝福?
那一刻,我覺得自己長大了許多……